全天24小时提供,1小时内送达。宜城市10万个液化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军通讯员李永利秦立峰10月19日18时45分,炉灶的火焰越来越弱,店里挤满了顾客。宜城市宜城大道二锅炒饭店老板陈庆峰很担心。他放下炒锅,拿出手机,拨打了宜城苏米什燃气有限公司(简称“苏米什燃气”)24小时服务热线。 “我是宜城街的一个胖炒饭师傅。我想尽快给你寄一瓶汽油。快点!”短短10分钟,外卖小哥胡凌云提着一瓶液化气直奔厨房。过了一会儿,陈清风的炉子又亮了起来。目前宜城市约有10万户家庭使用液化气。 2024年以来,宜城市创新探索液化气“一体化”服务模式。也就是说,按照政府的指导方针,13家加油站联合资源,实现“一小时送达,24小时”自2010年推出全省首个“一体化”管理模式以来,宜城市液化气市场进入拓展期。宜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向刚提醒,宜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注册监管的液化气站有13家,至少有 周边县市20个站,缺货、劣质、低价倾销等混乱现象时有发生。 “最严重的是,一些车站还存在安全问题。”原桥头液化气站的三个储气罐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平均每天加注液化气瓶400多个。时任警察局长的肖 家空说:“不仅有附近居民投诉,我自己也有投诉。”“小精灵每天都焦虑。”2016年,在宜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领导下,13个基地联合成立了宜城市燃气行业协会,形成了“化整为零”的意志。但13个基地的生产规模、经营利润、覆盖面积等并不统一。“盈利的站点怕被搁浅,规模小的站点怕被吞并。”宜城市燃气公司CEO张军 巨盛燃气表示,合并计划要到2022年才会获得批准。他表示。 2024年1月,13个基地共同投资3000万元,其中1个基地成为标准化加油站,其余12个基地成为配送站,同时搭建了全流程智能监控平台。至此,全省首个“一体化”液化气管理模式、襄阳市首个模式 城市已引入宜城市。 “智能防线”管理每个气缸“Dip!时间加气时间为10月15日,送货员冯林,检验有效期至2026年8月……”10月16日,在宜城农机公司小区,退休员工何大春用手机扫描液化气钢瓶二维码,整个流程信息一目了然。整合初期,巨盛燃气投入资金采购了10.4万瓶, 符合国家标准,每个气瓶都贴有唯一的“二维码识别卡”。用户扫码即可查看钢瓶生产、灌装、检验、配送等完整生命周期信息,监控平台可实时跟踪流程。 “请给我一瓶液化气。” 10月20日上午,居民郑中美拨打了住尾燃气24小时服务热线。 “好的,我马上安排送货员联系您。”调度员路平一边查看着情况,一边回应道。液化气全流程智能管理平台上的交货状态。会员王胜忠在800米外,送货车里正好有两瓶液化气。五分钟后,王胜忠按响了门铃。郑中美惊喜道:“送的很快!”陆平向记者展示了巨盛燃气的液化气智能化全流程管理平台。每个气瓶、每个配送车辆的位置以及每个配送站的库存数量信息一目了然。 10月中旬,城市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冯林在给70多岁独居老人陈万峰供气时,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修复了坏掉的灯泡。老人尽力拨通了热线电话,说道:“他的回复也很细心,所以我必须表示感谢。” “实施‘一体化’服务模式,不仅要守好最后一道安全线,还要为百姓生活办实事。”宜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海涛表示,下一步仍将完善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优化配送网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