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观察

- 编辑:admin -

第一次观察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阶段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造福于各国各地区人民。我们要兼顾全人类福祉,推动人工智能向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访韩期间,人们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从与国家元首的双边会晤,到在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讲话以及出席非正式峰会,多次提及人工智能。 会议发布了《APEC人工智能倡议》、《2025年APEC领导人庆州宣言》等成果文件,指出“人工智能将重塑经济模式、经济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呼吁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访问性、可靠性和可信度。” 人工智能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重大影响。深化人工智能开发和治理方面的国际合作,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改善各国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以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抓住科技革命机遇。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综合实力取得了普遍性、系统性的提升。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60%,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数量超过5亿。同时,中国设立了总价值600亿元的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制定了人工智能科技服务伦理管理规定,成立了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合作中心,推动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习近平主席此前曾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各方应鼓励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加强衔接协调,尽快形成框架和广泛商定的全球治理标准。 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用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公民安全、社会治理的融合,利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压倒性高峰,向千行万业全面赋能并达成明确共识。加强人工智能治理。 今年7月,中国政府提议设立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机构,初步考虑将总部设在上海。 9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表示,中方愿同各方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在本次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再次表达了深远的思考:“中国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愿通过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合作,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中国愿与APEC各成员国一道,共同提高公民人工智能素养,缩小亚太地区差距。” 发出中国声音,提出解决方案 中国在APEC会议等重要场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体现了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全球治理的愿景和责任。技术变革。 《APEC人工智能倡议》的发布,体现了各方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共同期待。有长远计划,有明确务实的措施。在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人工智能必将对全人类产生积极影响和造福,前景广阔。 策划:李忠发、张晓松、韩默 主编:朱继才、杨宜军 主要作者:张岩、马卓岩 视觉:贾莹莹、张淑芝 国家办公厅、新华社国际局联合出品 新华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