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的美国企业在进博会上做出长期承诺
- 编辑:admin -扎根中国的美国企业在进博会上做出长期承诺
美国企业连续第七年在进博会参展面积上保持第一。
其中包括连续八年“注册”的霍尼韦尔、高通等老牌企业,以及甜品品牌Kabod等新来者。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政策的反复,中国的应对措施是确保开放、市场广度和政策一致性。
美国企业的反应更简单、更直接:不离开中国,留在中国,不落地。
2025年11月6日的上海,不少观众走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观展、洽谈展会。会场外,各参赛国国旗飘扬。
在联邦快递展位上,“熊猫快递”的故事尤其引起了我的注意。该公司将历时20多年的中美特殊运输任务认定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全日制学生”高通携手小米、荣耀、一加等中国企业推出了12款搭载新一代骁龙平台的旗舰手机。
邓白氏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白皮书,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决策提供支持。
江森自控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完全本地化。中国主要研发人员全部为本地员工,实现空调制冷产品100%本地化生产。
“很少有美国公司离开。”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陈成告诉《三里河》,美国企业正在与中国企业在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密切合作。
美国企业不确定是否留下,正在实施明确的限制“在中国,为中国”的长期战略。
数据不会说谎。
胡润研究院最近发布的《美国企业在华2025特别报告》通过分析70家美国企业在华年度经营数据揭示了这一事实。 2024年,这些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总营收达到3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该公司约50%的年报表明,中国是该公司全球第二大收入市场。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枢纽,不仅是为了偿还长期投资,也是为了避免全球不确定性。
中美贸易关系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相反,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产业链和研发合作体系。频繁的关税最终可能会损害这些美国公司这些都在中国根深蒂固。
许多美国公司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
他们不再关注产品出口,而是关注共建标准。它不再只是进入中国市场,而是深耕中国、共同创新。
今年进博会上,中国团队开发了邓白氏推出的“龙一茶”全球企业信息平台。邓白氏中国区总裁吴光宇希望中国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全球产品的发展。
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徐保延也表示,中国的综合性人才不仅懂技术,而且懂市场,能够快速引入创新。
陈成强调,许多美国公司已经建立了先进技术。我们与研发中心的合作模式将不断发展。过去,美国企业来到中国是为了开拓中国市场。目前,美国公司深耕中国,重视中国人才和供应链。
本届进博会,中国将与世界合作,共享发展的确定性和开放性,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大市场的生机和活力,成为跨国公司拓展全球业务的稳定立足点。
作为回应,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正在通过他们的行动展现信心。
政治言论可能会造成暂时的混乱,但无法改变长期趋势。
在中国,人们不看谁在倒退,而是看谁在进步,谁的适应能力更强、生态连通程度更深。
美国企业不愿离开,不仅是因为不想放弃利润,更是因为对未来的担忧。因为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中国仍然是最有未来感的地方。
(“迷里川”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