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连续7年跻身全国城市50强

- 编辑:admin -

襄阳连续7年跻身全国城市50强

京中网讯(湖北日报网)(记者王毅、实习生熊连续。目前,经营主体总数已达98万家(其中26万家),作为投资发展、安居乐业的基础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会议场地。照片由李旭辉提供。 铁路和能源为城市能源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铁路方面,郑万高铁全线开通,咸京高铁也正式开通。至此,襄阳市认识到,各地市县基本通过高铁连接,形成“四纵三横”的铁路网。同时,小河港区曙铁路专线(宜城热电厂方向)一期建设和襄阳铁路物流基地将于2024年建成通车。小河港区青蛙港铁路专线二期工程(开往小河港区)及公司铁路专线建设即将开工。襄阳唐庆物流,有效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利用全市铁路资源,加快多式联运体系建设。 能源方面,“十四五”以来,襄阳市围绕新能源安全战略和“双碳”目标,加快新能源体系建设,在各项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总发电量1261万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2.55倍。 能源供应保障措施迈出新步伐。电力建设中,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装机容量达到760024万千瓦,是2020年底的3.6倍,占比显着增加,从 32.6% 增加到 60.3%。湖北能源位于襄阳市宜城的200万千瓦热电厂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新吉水电站已全面并网发电。建成并开始运营宜城新能源100万千瓦基地、协和香洲一期及风储一体化等新能源项目。宜城新能源100万千瓦基地二期、华润老河口腔风力发电等多个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电网调控方面,南漳张家坪储能电站重大工程已开工,新建储能设施走在全省前列。 CCEP香洲储能电站等6个电化学储能项目投运,装机容量36万千瓦。煤炭储备方面,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宜城小河港储煤基地、华电向阳储煤基地建设,为保障迎峰度夏供电提供了重要保障。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当地700个充电站现已全部上线。截至9月底,全市共建成充电站1609座、充电桩39379个,其中公共桩9365个接入湖北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 能源技术创新带来新进展。氢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华润老河口风力制氢项目、中电建枣阳太阳能制氢项目开工建设。关于电源建设系统方面,我们正在与国家电网、襄阳供电公司合作,认真推进鄂北地区新型电力系统试验区建设。通过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增加区域供需互补性,实现鄂北新能源就地生产和就地消费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