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久坐、熬夜、吃夜宵……这些习惯正在无声
- 编辑:admin -视频 |久坐、熬夜、吃夜宵……这些习惯正在无声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数据显示,全球约 5.89 亿成人糖尿病患者中,约 70% 处于工作年龄。请注意这些办公室习惯,因为它们正在悄悄摧毁您的“血糖防线”。
职场人士有哪些习惯?
它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吗?
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静坐超过六个小时的人患慢性病的风险增加 26.7%。
当您每天平均长时间坐着不动时,肌肉的葡萄糖消耗几乎达到稳定水平。当胰岛素必须“迫使”血液中积聚的糖分运动时,阻力就会悄然产生。
睡前一小时吃晚餐会降低胰岛素并增加血糖水平。每天喝两杯含糖饮料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糖替代饮料也是如此。与每天睡眠 7 至 8 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少于 6 小时的人患此病的风险更高k 患糖尿病。
血糖水平会上升和下降。
脂肪肝可能是原因。
在临床实践中,尽管做出了各种尝试,许多人的血糖水平仍然在坐过山车。这可能是由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器官——肝脏。研究表明,脂肪肝和糖尿病就像“患难兄弟”。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积累,诱发脂肪肝。
当脂肪肝发生时,肝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进一步升高血糖水平。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与代谢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穆一鸣:脂肪肝是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乃至肾脏病发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病理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关注血糖水平,更要关注饮食习惯。他们的代谢状况,特别是血脂和脂肪肝。
对“糖尿病前期”的警告
哪些指标很重要?
如果您的体检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为5.6毫摩尔/升(mmol/L)或更高,您应该认真对待,因为这可能是您的身体进入“糖尿病前期”的警告信号。另外,饭前运动。低血糖的症状,如心悸、手颤、出冷汗等,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障碍的症状。
进餐时,建议采用“拳头法则”。每餐的主食不要超过拳头大小,最好是粗粮。蛋白质的摄入量相当于“手掌”。可以适量吃绿叶蔬菜,但要减少油的消耗。
同时,还应警惕误导性的“无蔗糖”食品。关键是检查营养标签上列出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建议晚上 7:00 结束晚餐。并快速睡觉前4小时。这是控制血糖的黄金法则。
我们建议在工作一小时后进行 2 分钟的靠墙深蹲或颈部伸展运动,因为它们可以显着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中午十五分钟的断断续续的睡眠可以部分恢复胰腺β细胞的功能。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宇先生:我们建议每周锻炼3到5次。总时间控制在150分钟左右。
